|
大盘周一的涨出乎预料,但仔细看了盘面,也在意料之中。纯粹就在诱多,汽车行业、白酒板块,有色金属、地产等诸多周期性板块纷纷崛起,支撑市场逐步走高,但是增量资金并没有因这些板块的活跃而入场,盘面依旧是存量资金博弈。 为什么增量资金不介入?政策面回暖,而且不断报出QFII额度的增加,社保开账户等利于资金面的信息。资金究竟在等什么,首先尽管有这些消息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给了额度别人就会来买股票,再者,社保开户也并非是入市的信号。这些资金不会傻到去给别人抬轿子,为积累了丰厚利润的筹码买单 再从基本面看,虽然现在从政策环境上来看似乎对股市非常有利,但考虑到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从“政策是否放松”,转向“政策放松是否有效”,因此接下来影响市场趋势的关键是对政策效果的验证。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政策的效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市场主力对此会继续维持谨慎。当然,如果在接下来一个月如果确实超出预期地转好,他们届时才会考虑转变看法。 目前从基本面角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中报业绩披露,创业板已有一半的公司在最近发布了业绩预告,中报业绩增速相比一季报出现明显减速,且二季度单季环比是近五年来最低值。更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的业绩自2013年一季报以来,一直处于加速上升状态,而今年中报将是连续五个季度加速后的首次减速。 主板增速也将继续回落。主板目前只有2%的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根据中报预告还无法对主板业绩作出判断。但由于主板大部分公司是传统行业,并且和地产产业链关系紧密,而二季度地产产业链是在进一步恶化的,这会传导到主板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去。并且主板利润增速和统计局月度发布的工业企业盈利趋势基本一致,而今年1-5月工业企业盈利增速是9.8%,相比一季度的10.1%是进一步下行的,因此预计主板的中报增速也会继续回落。 唯一加速的板块是中小板,但其中仍存变数。中小板公司已全部发布完中报业绩预告,一季报业绩增速是-0.4%,而中报业绩预告增速是12.4%,初看起来有明显加速。但目前这些中小板公司的中报预告绝大部分都是在4月发布的(4月发布中报预告的比例是96%),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在发布2013年年报的时候,就同期把中报预告给发出来了,但当时的中报预告中有很大的管理层主观假设在里面。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很多4月发布中报预告的公司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再次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因此中小板的业绩也存在变数。 花了这么多篇幅说基本面和政策效果的不确定,这就是主力迟迟不愿入场的主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目前从技术角度说,调整不充分。2000点没有破位,就是没人愿意入场,因为目前筹码都等着解套,或获利出局,谁也不傻,不愿意为别人抬轿,恐慌筹码不出,就是不入场,市场就在拉锯,根本涨不上去。涨不上去,但会跌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