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3847|回复: 36

@姚工 “价在量先“规律讨论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谢谢姚工老师的4篇关于量价关系的精美解读,在王子老师的股市3原则中,“卖在买先”的卖买原理看似很难,但是如果能结合最近新股上市发行,关注一小段时间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原始的先天性的特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新股飞天诚信要干掉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
     同理,只要在中国国内股市浸熬过相当长时光的交易者,对第3个原理“庄在散先”莫不认同,这是现实的写照和特色,中性的界定是“中国式”智慧在股市的体现,这是大环境和大背景,同时也是王子老师研发和创建量学理论的现实土壤和肥料,目的是要通过分析量、价、线的结构的规律性特征寻找到股票背后的“主庄”,从这个角度而言量学理论可以说是找庄找“人”的理论,庄在散先的理解是最自然和通俗的 。
       那么最难的最有争论性、角度最复杂和丰富的是第2个原理 “价在量先”,王子老师在《量柱》教材中说,价格可以制造“买卖”的欲望:“价涨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价跌”同样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
    (1) “涨价”制造卖出欲望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常态的“价涨量涨”的“梯量柱”,就是这种价格上升引发筹码持有者获利了解的欲望而卖出筹码,内在的心理逻辑是:当下的价格基本达到持筹者的心里目标,对未来的价格目标是不看好的,当下出让筹码能得到当下“最大的心里效用”。同样,交易的另一个主体方是持币者,在当下这种价格下极受欲望的鼓舞,预期未来的价格会更高,对当下的交易价格很是认同,愿意以当下的价格交易受让筹码;
     这个例子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1、持筹者和持币者都因为欲望而发生交易,所以欲望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和坏,从这个角度而言,双方对当下交易交易价格带来的欲望的满足感觉是高度认同并达成一致的。
2、欲望是当下的,是对当下交易价格的认同,而非对过去或者未来的价格的认同。从这个角度看,双方对当下的交易价格是高度认同并达成一致,同时双方对未来的价格预期是高度分歧并各自保留自己看法执行自己的操作行为。
3、双方对价格和“认同”和“分歧”是动态的和变化的,会随着价格的变化增强和减弱并发生相互的转化。价格是量的缩放的引导者,反过来量的增减又对价格的判断产生影响,按照市场的供给学理论相互作用。
  (2)“跌价”制造卖出的欲望的例子是“价跌量增”的阴梯量柱,形态上属于“收敛型八字口”形态。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行趋势,分歧也愈来愈大,对未来分歧达到最大时刻是当下交易价格认同度最高之时。此时是量最大而价最低(都特指阶段范围内)。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理:所有的交易的当下价格都是双方高度认同的,即当下价格无分歧,否则就无法成交(不含所谓的违背意愿的误操作类的买卖,比若“乌龙指”事件等),且都对未来的价格趋势有分歧,否则也无法达成买卖交易。分歧逾来逾大,则交易量也就对应愈来愈大;没有谁预期明天价格要上升今天还要死要活的全部卖出,也没有谁知道明天是股灾还就要死捂在怀里不卖不卖就不卖。(当然不包括缺钱还债,买股治病救人一类,也不包括预期10年后该股为宇宙第一股的僵死的“伪价值派”持有的票)。
     所以我理解的王子老师的“价在量先”原理有两次含义:
     第一,是说在量学中,量的性质和量的级别都是由价格来确定、反映和指证的,这也是姚工在《伏击涨停》序言中说道“A不能证明 A,必须用 B证明A ”,通理,A量柱除了要用b量柱的比较来证明是高是低确定形态之外,还必须引入'p'(price)来证明a的性质和级别。没有(p)价格我们的确是无从解读量柱,那量柱的世界是个无声的无生命的世界。
     第二,在量和价这对关系中,量学理论认为价格为主导的和主动的作用,是欲望的制造者和发起者,价的变化引起量的变化,量反映应并跟随这种价格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把”价在量先“的原理理解为量学的“基石”理论,是股市的”动力源“。量学体系中的其他的许多分析都直接和间接与这个原理有关联性,所以如果一定要换种眼光看股市,换种手法做股票,换用量学理论的话那就要高度自主性的认同这个理论基础。使自己的理论和行为高度的统一才能知行合一。
   这样认识观后,我们就知道论坛中许多朋友所讨论的传统理论“量在价先”观点,确是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立意有巨大的不同,当然指导操作的结果异同是可想而知的。
     综合对量学”三先“规律的理解:
     卖在买先:量学的市场配置法则。
     价在量先:量学的动力源和引擎。
     庄在散先:量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是我个人对王子老师”价在量先“原理和姚工老师”系列量价论”贴的一点学习的浅见,请指正商榷。
   再次谢谢王子老师的量学,谢谢姚工的无私分享。致敬!

发表于 2014-7-1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谢谢王子老师的量学,谢谢姚工的无私分享。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东方  量学的3先规律是不可分割的单独的理解,量学的逻辑关系是“买和卖”发生的主因或者导因是“价格”,而影响价格的核心要素是“人”是“主庄” 。这样3先规律是相互作用,互为逻辑链条。“ 无量涨停”是说明当下价格不适意持筹者,惜售,而持币者也不能成功买入,行为逻辑顺序为卖在卖先,核心引因逻辑是 价在量,客观逻辑是庄在散先;“无量跌停”:巨量抛售,制造卖出的欲望,其行为逻辑顺序是卖在买先,以跌停价格诱导小散抛售是价在量先,这样巨量抛压的真正动机是主庄在制造看空恐怖,或者为清洗浮筹,或为打压吸筹,或做空指数在期货市场另有所图,其以卖促买,以卖诱买,以此卖图另买,也正说明卖在买先规律。至于说巨量封单,封涨停价不过是要抢埋单而已,封跌停价不过是制造恐怖要你卖我买的把戏而已。如果巨量是封挂单,都是非真实的成交量,只是股市谋略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谢谢王子老师的量学,谢谢姚工的无私分享。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涨价”制造卖出欲望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常态的“价涨量涨”的“梯量柱”,就是这种价格上升引发筹码持有者获利了解的欲望而卖出筹码,内在的心理逻辑是:当下的价格基本达到持筹者的心里目标,对未来的价格目标是不看好的,当下出让筹码能得到当下“最大的心里效用”。同样,交易的另一个主体方是持币者,在当下这种价格下极受欲望的鼓舞,预期未来的价格会更高,对当下的交易价格很是认同,愿意以当下的价格交易受让筹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2)“跌价”制造卖出的欲望的例子是“价跌量增”的阴梯量柱,形态上属于“收敛型八字口”形态。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行趋势,分歧也愈来愈大,对未来分歧达到最大时刻是当下交易价格认同度最高之时。此时是量最大而价最低(都特指阶段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认识观后,我们就知道论坛中许多朋友所讨论的传统理论“量在价先”观点,确是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立意有巨大的不同,当然指导操作的结果异同是可想而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