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长啊,你想打仗,想打胜仗,这我们理解,可也不能不讲地形、条件打乱仗!……”“明明知道整编十一师上来了,却还不转移,要再打一仗,这不是瞎指挥是什么?!”
2 刘伯承写道:“斗志与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要善于贯彻运用之。如无斗志。则不但一切谈不上,而且有覆灭的危险。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东西。军队无斗志,是自己宣布了死刑。蒋贼的庐山训练团及现在南京的训练团。就是要解决斗志与斗法的问题。同时,敌我双方互为盈虚、消长,即是此盈彼虚,此长彼消,如两相长,则强者终长,弱者终消;如两相消,则消极者必败。敌整编十一师在包信集夜战之怕我,惜未乘其怕而痛击之。可作为教训!……我们的斗法已告,我们的斗志必须强化。”
3 吴忠后来说:“刘司令员的这一封信来得真是及时,指点迷津,是我们摆脱困境的有力武器。我反复琢磨,认为要特别领会和贯彻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充分认识解决‘斗志与斗法’问题,是建设一支有高度政治觉悟、英勇善战部队的关键所在。即刘司令员所说的‘把柄’,这是刘司令员的一贯思想。第二,明确斗志与斗法的相互关系。刘司令员强调‘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东西’,要求‘我们的斗志必须强化’。这里深刻解释了斗志和斗法的主从关系,批判了单纯军事观点。部队的许多事实都证明,倘若士无斗志,军心不固,纵有好的战术,也都无济于事,实际上等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由此而论,包信集战斗失利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还是斗志的问题。野司和纵队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第三,敌我双方‘盈虚、消长’的关系。刘司令员的信中对此讲得极为简明透彻。就是说,两军对垒,双方实力的盈虚、消长,都是变化不定的,要使强者终强,盈者终盈,或者转弱为强。化虚为盈,主要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即‘强化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