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除了不良大幅攀升之外,这段时间,亦接连有农商行IPO闯关失利的消息传来。
7月2日,证监会发布了《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4次工作会议公告的补充公告》称,“鉴于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该次发审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针对此事,本报记者致电青岛农商行,不过电话无人接听。
值得一提的是,继青岛农商行之后,7月9日,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简称“瑞丰农商行”)也因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被取消上会审核。
谈及农商行IPO闯关失利,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与部分农商行不良风险暴露以及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有关。
数据显示,青岛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已连续下滑。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2%、10.70%、10.67%、10.50%;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2%、10.70%、10.67%、10.51%。
IPO上会审核被取消
早在2016年10月,青岛农商行首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
2018年1月10日,招股书进行了更新。接着6月29日,证监会公告显示,7月3日,发审委委员将对发行人青岛农商行进行审核,一时之间,业内纷纷认为山东省有望迎来首家银行上市。
孰料就在临近上会之日,7月2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取消发审会议对青岛农商行的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针对此事,本报记者致电青岛农商行,不过电话无人接听。而在青岛农商行之后,证监会还取消了对瑞丰农商行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农商行上市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是资产质量问题和公司治理问题。第一,相对于其他类型银行来说,部分农商行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薄弱,贷款客户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客户抗风险能力薄弱,区域经济风险较为集中,整体资产质量弱于其他类型银行。第二,农商行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省级联社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模式与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缺陷,也是发审会关注的另一大问题。
“不良贷款是IPO最核心的问题。不少IPO中的地方农商行,关于其不良贷款依然处于一种‘说不清、理还乱’的状态,这应该是证监会IPO上会的最大禁忌。”知名财经评论家莫开伟早前也发文分析指出。
根据青岛农商行的财报数据显示,虽然该行不良率这几年连续下降,不过仍高于已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青岛农商行2014年至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0%、 2.38%、 2.01%、1.86%,分别高于已上市银行平均值124个基点、87个基点、41个基点和32个基点。
青岛农商行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也提示称,“本行不良贷款率与已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的差距呈下降趋势,但仍有可能由于贷款组合质量恶化而上升并高于已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
招股说明书还指出,主要是因为该行贷款客户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面对经济下行趋势,该类客户承受的经营压力更大。文章来源:http://www.bdfqd.com/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 日,青岛农商行1亿元以下的公司贷款金额为311.35亿元,占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比例为43.29%;截至2017年6月30日,个人经营贷款余额为183.78亿元,占该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比例为55.58%。
针对这一问题,青岛农商行亦坦言,该行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的管控,加大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力度。同时,加大了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