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龙 发表于 2017-3-26 11:18

分化概率加大 三类暴利次新股浮出水面(名单)

本帖最后由 万宝龙 于 2017-3-26 11:45 编辑

  3月17日,本轮次新股反弹行情的引领者张家港行(0.00 +0.00%,买入)被交易所要求停牌自查,市场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分歧较大,主要矛盾在于:对于上市仅两个月就被停牌自查5次、且市盈率高达77倍的银行股,其复牌是否会导致资金出逃、股价大跌的情况出现,同时市场也担忧其调整可能引发次新板块的集体回调。  近期炒新情绪再度亢奋  从反弹幅度的角度来看,近期次新股的炒作着实进入亢奋期。根据统计,剔除目前尚未开板的标的,2016年以来上市次新股在本轮(区间:2017年1月16日至今)的反弹幅度平均达28%,远超同期各大指数表现(沪深300和中证500同期涨幅分别为3.92%、4.93%),反映了近期市场高昂的炒新情绪。而涨幅超过50%的次新股更是比比皆是,典型的如张家港行、吉比特(348.39 +0.77%,买入)、如通股份(44.46 +1.95%,买入)、浙江仙通(98.58 +0.12%,买入)、亚振家居(36.02 +0.28%,买入)等。  统计显示,本月开板的新股市盈率大多已上摸至90倍以上的水平,其中仅安井食品(44.57 +0.00%,买入)一家新股市盈率低于60倍。从估值横向对比的角度来看,目前次新股已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所剩的仅是博弈价值。鉴于目前市场情绪仍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倘若接下来出现新一轮调整,作为高弹性高波动的代表,恐怕这些次新股将面临漫长的估值出清过程。  由于大多数次新股上市后均受到资金不同程度的炒作,漫天飞的估值已难以用于衡量次新股的安全边际。但总的来说,我们仍可利用次新股本身所蕴含的上市资格(即壳价值)来衡量其价值底。在已开板的非创业板次新股(因为创业板不允许借壳所以壳价值无参考意义)中,目前市值最小的是嘉澳环保(64.94 +9.99%,买入)(42亿元),相比之下市场上仍有7家非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低于42亿元的水平,最低的为绿景控股(17.25 -1.99%,买入)(32亿元),此时次新股的安全边际并不显著。而在此前1月份时尚有道恩股份(73.19 -1.09%,买入)、嘉澳环保、名雕股份(73.50 +0.82%,买入)等近20只次新股总市值低于40亿元,或许这也是本轮次新反弹得以展开的一大逻辑。

万宝龙 发表于 2017-3-26 12:14

谢谢楼主分享

水手大海 发表于 2017-3-26 15:35


谢谢楼主分享

tjstt 发表于 2017-3-26 23:25

谢谢楼主分享

action007 发表于 2017-3-27 00:12

谢谢学长分享,天天进步

rdkdy 发表于 2017-3-27 09:11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化概率加大 三类暴利次新股浮出水面(名单)